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语通中外 情系文明 —河北大学中外学子共话世界中文大会精神
来源: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发布:2025-11-19 阅读:143

2025年11月14日,以“创新引领 数智赋能—让中文零距离”为主题的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开幕。当日下午,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中外学子齐聚学院207会议室,以“共读领袖寄语、共学大会精神、共话文明互鉴”为脉络,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

活动伊始,中外学子共同研读了新华社关于习近平主席复信青年汉学家的新闻报道。近期,应邀参加2025世界中文大会的51个国家的61名青年汉学家给习近平主席写信,分享从事中国研究的经历和体会。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提到“汉学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等重要论述,引起了中外学子的共鸣。同学们纷纷表示,习近平主席的复信不仅是对青年汉学家的勉励,更是对所有中文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随后,大家集中观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世界中文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致辞视频,深入学习了“搭建语言互通之桥、理解互信之桥、文明互鉴之桥”的核心倡议,对大会提出的“创新引领,服务发展,友好往来,开放包容”四大原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交流分享环节,中外学子结合自身经历畅谈感悟。外国留学生表示,中文既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的钥匙,也是促进自己国家与中国开展各领域合作的重要桥梁,将践行领袖期望,向家乡人民介绍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国学生认为,国际中文教育不是单向的文化输出,而是平等的文明对话,双向的交流互鉴让不同文化在包容中碰撞,在理解中共生。有同学提出以“数智赋能”为主题,深入了解网络中文学习平台、智慧教室等数字化工具带来的便捷体验,并计划将此方向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主题进行研究。还有留学生同学分享了参与“汉语桥”等国际交流活动的经历,感受到每个中文学习者都是文明传播的使者,传递不同文化间的善意与包容。

       本次活动是国际中文教育的生动实践。未来,河北大学中外学子将持续响应世界中文大会倡议,推动中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以语言为媒、文明为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力量。